我国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 新能源绿电挺进深远海

2024-10-23

  6月27日,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的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漳浦二期海上风电场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型化发展实现新突破,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6亿度清洁电能,在满足68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的情况下,减排二氧化碳约136万吨。

  并网发电的风电场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海域,距离海岸线兆瓦,是我国首个全部采用13兆瓦及以上超大单机容量风机的海上风电场,其中批量化应用了6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运的海上风电场,所采用的主流机型为5兆瓦、8兆瓦,一般将10兆瓦以上的机型称为“超大容量”。以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为例,转动1圈,就能发34.2度电,相比10兆瓦机组提升了近一倍。

  据了解,海上风电机组的运维成本占项目运营成本的80%以上,应用超大单机容量风机可有效分摊运维成本,从而降低项目整体运营成本。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16亿度清洁电能,在满足68万户家庭年用电量的情况下,减排二氧化碳约136万吨。

  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背后,是我国风电形成产业集群式的发展生态,我国已形成了完整的风电产业链。

  在福建的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记者看到厂房内正在生产18兆瓦风电机组,这是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2017年以前,国内主流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还在5兆瓦以下,短短6年时间,这里相继下线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刷新纪录的速度不断加快。这源自于产业园里的企业间彼此协同共进,有力推动了风电产业的创新突破。

  不仅是福建,目前,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等地都已经形成了大容量风电机组部件供应产业链和产业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大容量机组在经济上更具有竞争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挺进深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