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2024-10-03

  

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这一提法并非首次出现,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此次由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足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几轮大的设备投资均发生在企业产能利用率高位,如2004-2008年、2010-2011年、2018年、2021-2022年,对应该阶段制造业投资增速偏高、设备利用率偏高(央行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偏高、机械产品进口高速增长。本轮产能利用率周期2023年一季度见底,产能利用率尚未上行存在产能缺口的程度。逻辑上来说,产能利用率不高的背景下,以设备更新带来生产率更高的产能,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所以,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不能从常规思路去理解,即并非简单基于自然的产能周期、顺应企业自发资本开支需求推动产能投资。

  第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是“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中央财经委会议的表述是“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以及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我们理解此次设备更新的重点在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这一点实际上也是“二十大”关于制造业发展相关精神的落地。它实际上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具体可能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我们预计一是重点领域尤其是用能产品设备的低碳绿色节能改造,2023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产品设备”的相关使用企业和单位开展更新改造,2024年版再次新增了“工业锅炉、数据中心、服务器、充电桩、通信基站、光伏组件等23种产品设备”;二是传统高耗能领域,广东省提出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印染、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绿色低碳改造;三是部分新兴产业技术改造,参照广东省2023年技改措施,包括“新型储能和硅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基础电子元器件、电子整机和系统、先进装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四是传统产业尤其是链主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五是非工业领域,特别是教体文卫、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设备更新,参照2022年国常会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及央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投向的非工业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第五,可能的政策引导措施有哪些?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本次设备更新改造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的指导原则,参考前期文件的表述,我们预计可能的政策抓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包括贷款财政贴息、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收优惠、加速会计折旧、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推动国企执行绿色采购;二是货币金融政策,包括专项再贷款(央行在2022年9月就设立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相关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及一二级市场融资等;三是行政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产品设备能效和淘汰标准等。

  第六,2024年的需求端的想象空间之一是通过广义财政扩张、货币政策及利率调整带动固定资产投资(FAI)。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增发国债落地带动基建投资,去年四季度的1万亿增发国债所带动的项目建设应主要落在今年;二是通过PSL带动“三大工程”,目前PSL累计落地已5000亿;三是制造业投资,目前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的主要是半导体、新能源、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如果以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所涉及就不止这几个行业,可以对设备销售、制造业投资形成更广谱的带动。这三条线索是我们后续跟踪宏观和中观的关键线索。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这一提法并非首次出现,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此次由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足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废旧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1]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提出“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2]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几轮大的设备投资均发生在企业产能利用率高位,如2004-2008年、2010-2011年、2018年、2021-2022年,对应该阶段制造业投资增速偏高、设备利用率偏高(央行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偏高、机械产品进口高速增长。本轮产能利用率周期2023年一季度见底,产能利用率尚未上行存在产能缺口的程度。逻辑上来说,产能利用率不高的背景下,以设备更新带来生产率更高的产能,会导致供给大于需求。所以,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不能从常规思路去理解,即并非简单基于自然的产能周期、顺应企业自发资本开支需求推动产能投资。

  历史经验显示,企业大规模设备投资均主要发生在企业设备利用率位于高位阶段(图1),如2004-2008年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单季同比增速持续运行在30%以上,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持续上行,均值为43.8,为该指标历史高位;2010年四季度至2011年四季度,制造业投资连续五个季度同比超30%,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均值43.2;2018年三至四季度,制造业投资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速回升至10%以上,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均值42.1;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四个季度保持在10%以上,同期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均值43.1。

  当前企业产能利用率底部企稳。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自2023年一季度底部的74.3回升至四季度的75.9;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自2022年四季度底部的36.4回升至2023年三季度的38.8。(图2)

  历史数据显示,中国5000户工业企业设备能力利用水平景气扩散指数与日本对中国机械设备进口指数高度相关。(图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是“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中央财经委会议的表述是“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以及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我们理解此次设备更新的重点在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这一点实际上也是“二十大”关于制造业发展相关精神的落地。它实际上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3]

  2024年2月26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工程技术人才、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固定资产投资等工作。“要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强要素保障,下大力气抓好技改投资,持续提升先进产能比重,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4]

  具体可能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我们预计一是重点领域尤其是用能产品设备的低碳绿色节能改造,2023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要求首批聚焦“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产品设备”的相关使用企业和单位开展更新改造,2024年版再次新增了“工业锅炉、数据中心、服务器、充电桩、通信基站、光伏组件等23种产品设备”;二是传统高耗能领域,广东省提出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印染、造纸等传统产业进行绿色低碳改造;三是部分新兴产业技术改造,参照广东省2023年技改措施,包括“新型储能和硅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基础电子元器件、电子整机和系统、先进装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四是传统产业尤其是链主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五是非工业领域,特别是教体文卫、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设备更新,参照2022年国常会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及央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投向的非工业领域主要包括“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2023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聚焦产销量大、应用范围广、能源消耗高、实施条件较好的产品设备,积极推动开展更新改造;到2025年,通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升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市场占有率;到2030年,重点领域产品设备能效水平进一步提高,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批聚焦实施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锅炉、电机、电力变压器、制冷、照明、家用电器等产品设备。[5]

  2024年1月29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6],将产品设备划分为工业设备、信息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商用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等6大类,在《2022年版》已明确能效水平的20种产品设备基础上,增加工业锅炉、数据中心、服务器、充电桩、通信基站、光伏组件等23种产品设备。[7]

  2022年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申请贴息截至今年12月31日。”[8]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第四季度更新改造设备,支持全国性商业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积极投放中长期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对商业银行予以专项再贷款支持。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尽量满足实际需求,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同时落实已定政策,中央财政为贷款主体贴息2.5%,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9]

  2022年9月28日,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10]

  2023年11月7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主要涉及行业包括,第一,围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产业重点领域支持技改;第二,鼓励链主企业带动产业数智化转型,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改造。[11]

  可能的政策引导措施有哪些?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本次设备更新改造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的指导原则,参考前期文件的表述,我们预计可能的政策抓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财政政策,包括贷款财政贴息、所得税和增值税等税收优惠、加速会计折旧、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推动国企执行绿色采购;二是货币金融政策,包括专项再贷款(央行在2022年9月就设立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银行贷款贴息、支持相关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及一二级市场融资等;三是行政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产品设备能效和淘汰标准等。

  2023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统筹运用政府投资、专项再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加大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开展产品设备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落实好节能节水专用产品设备和项目企业所得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或即征即退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对符合政策要求高效节能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推动国有企业带头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鼓励各地采用补贴、以旧换新、积分奖励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和居民选购高效节能产品设备,原则上不得对能效低于节能水平的产品设备给予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效节能产品设备生产企业、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并依法依规披露环境信息。”[12]

  2023年8月18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13]

  2023年11月7日,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一是加大财政支持技改力度,包括设备奖励、贷款贴息、保险和融资租赁补贴、风险补偿等方式;二是推行“政府贴息、银行让利、保险增信、租赁补贴、风险共担”的金融政策,省财政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予以支持。[14]

  2024年的需求端的想象空间之一是通过广义财政扩张、货币政策及利率调整带动固定资产投资(FAI)。具体来说一是通过增发国债落地带动基建投资,去年四季度的1万亿增发国债所带动的项目建设应主要落在今年;二是通过PSL带动“三大工程”,目前PSL累计落地已5000亿;三是制造业投资,目前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的主要是半导体、新能源、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如果以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所涉及就不止这几个行业,可以对设备销售、制造业投资形成更广谱的带动。这三条线索是我们后续跟踪宏观和中观的关键线索。

  风险提示:对相关公开政策内容理解有误,部分结论判断根据此前中央和地方政府部分政策内容和文件推测,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数据历史经验与未来实际情况有出入,政策落地实际效果超预期或低于预期